《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规范(草案)》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小学学校的数字能力建设与评价标准是重要的建设抓手。为了有效提升我国学校数字能力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和教育部信息化标准委员会协同研制《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规范(草案)》,推进这一标准的落地。此标准为学校数字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操作指导。同时,相关部门也将以此标准为依据,启动遴选优秀数字化学校的活动,从而推进数字化在学校的落地。

       2023年6月10日《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规范(草案)》标准在华东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召开的”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AI新浪潮之下的冷思考与新出发”主题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主要内容

      《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规范(草案)》标准规范了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本标准适用于开发中小学数字化转型中的学校整体数字化能力建设,包括但不限于装备配备、装备及系统研发、人员数字素养等领域。《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规范(草案)》初步拟定学校数字能力框架,从学校数字化转型愿景与文化、学校数字业务能力、人员数字素养、学校数据能力、数字学校基础设施及装备五个范畴出发,对学校教育数字化发展能力展开描述。

  • 学校数字化转型愿景与文化。学校数字化转型愿景与文化是指引领学校数字化转型实施与实现的目标愿景、战略规划和文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愿景与文化直接影响着学校转型的方向和路径,在学校数字能力建设中起着宏观主导作用。

  • 学校数字业务能力。学校数字业务能力是指学校综合运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及装备,充分调动相关人员和数据,面向对象提供对应数字业务的能力。数字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学校组织层面的数字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字沟通与协作能力、学生层面的数字学习能力、教师层面的数字教学能力和数字教研能力、管理人员层面的数字管理能力、数字评价能力、资源支持能力以及其他借助数据和数字技术提高学校管理和服务效率的业务能力。数字业务能力是学校数字能力的核心要素。

  • 人员数字素养。人员数字素养是指学校各级人员在参与教育教学与学校事务时,主动、灵活和创新运用数字技术所需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各级人员是指学校组织内包括校长、CIO、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在内的,所有参与学校数字化生产和实践的个体。人员数字素养的高低会对数字化转型产生直接的影响,学校组织内的个体需要具备数字素养来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变革。

  • 学校数据能力。学校数据能力是指学校统一存储、管理、分析相关数据,并运用这些数据为学校事务提供教育服务和其他可能性的能力。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数据能力是学校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的关键驱动力。

  • 数字学校基础设施及装备。数字学校基础设施及装备是指以数字化为主导,融合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据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与装备体系,聚焦软件及平台、教室、网络、装备、物联网及数字孪生、认证与安全等方面。数字学校基础设施及装备是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载体,也是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中小学学校数字能力规范(草案)》框架在以上基本类属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每个结构要素,对每个要素的发展程度做出动态描述,呈现出多维度、立体化的框架体系。这种体系为学校提升数字能力提供指导,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