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AI+跨学科作业设计”主题工作坊案例一、案例二

为推进新时代教育的综合评价改革,培养学生完整人格和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施跨学科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跨学科教学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路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用跨学科方式解决真实问题,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完善跨学科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

为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下,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教育部《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虚拟教研室承办,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协办,于2022年10月29日上午成功举办“AI+跨学科作业设计”主题系列工作坊。本工作坊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在哔哩哔哩(B站账号链接:https://space.bilibili.com/36538703/)平台面向所有教育工作者同步呈现与互动。会议主要包括开场介绍、专家主题报告、教学案例展示分享点评和会议总结四个部分。

以下为“AI+跨学科作业设计”主题工作坊案例一、案例二的简介和视频回放链接👇

案例一:《云游省博,智炫“荆”彩》

本视频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官士墩中学的任艳丽老师与大家分享的作业案例设计——《云游省博,智炫“荆”彩》。本次分享从教育背景、学科培养、案例设计及反思复盘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双减“政策对于作业数量与质量提出全新要求以及跨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2022年新课标也对学科培养提出新要求即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上述新要求,任老师设计的课程是一节融合历史、人工智能美育、文学品鉴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审美鉴赏与创造、信息技术编程能力等综合素养。


在经过前期调研后,任老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为:

  • 从文物古迹中了解省博物馆及历史文物的背景,培养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 通过小组讨论与个人发言,培养合作研究和独立思考相结合的能力;

  • 学生在省博5G智慧博物馆中遨游,感受荆楚文明的悠久与震撼,在与小飞互动过程中,了解人工智能编程的严谨性,在成果展示阶段,手绘图案体会文物艺术之美、小组合作探究考古挖掘之乐、解说文物锻炼演讲表达之能。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明暗两条主线跨学科融合,在教学策略上,采用主题探究、任务驱动、多元评价、合作交流的方式;总体设计思路为以探究湖北省博物馆为主线,从诉说精彩、回味精彩、见证精彩、创建精彩四个板块来探寻历史奥秘。


案例二:《智慧牧场小管家:探究食物链与生态平衡》

本视频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张乐乐博士与大家分享的课程案例——《智慧牧场小管家:探究食物链与生态平衡》。本次分享从课程背景介绍、课程内容与方法及跨学科作业设计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旨在科学课程中融入信息科技的编程、算法,实现科学课程和信息科技课程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课程通过编程算法的学习,让学生模拟操作羊吃草、狼羊草模型,设置相关参数,实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状态。采用跨学科作业任务的设计布置,对培养学习者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思维。

案例点评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综合教研员居晓波老师对以上两个案例做出点评。她认为两个案例都体现了跨学科标准素养导向的特点。她指出在设计跨学科作业时,需要注意关注情境、问题、目标、评价、策略、流程、支架工具、空间、资源等各个方面,需要对标课标中的各项指标要求。并且从AI+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应该关注学生的哪些素养和实施时需注意哪些方面给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

以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AI+跨学科作业设计”主题工作坊案例一、案例二,点击链接直接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D4y18799/?spm_id_from=333.788&vd_source=ae69563e6c6217d9d97978c3773d9a0f

欢迎加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