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明确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其部分要点如下。

八大理念
- 更加注重以德为先
- 更加注重全面发展
- 更加注重面向人人
- 更加注重终身学习
- 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 更加注重知行合一
- 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 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基本原则
- 坚持党的领导
- 坚持中国特色
- 坚持优先发展
- 坚持服务人民
- 坚持改革创新
- 坚持依法治教
- 坚持统筹推进
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战略任务一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三是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六是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七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八是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九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十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路径一是总体规划,分区推进。二是细化目标,分步推进。三是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四是改革先行,系统推进。
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三是完善落实机制。
在“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这一任务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通过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