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2019年7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3号)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的通知》(京发〔2017〕27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构建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实施,加快构建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果产出及转化应用水平,实现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全方位发展,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提供人才保障,为国家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智能社会提供战略支撑。

2.基本原则

  •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更加注重完整人的培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发展,注重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文性,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探索人工智能的法律解决方案和治理模式,让人工智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 坚持前沿引领。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人才和资源汇聚的优势,加快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前瞻性部署,推动人工智能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实现变革性、颠覆性突破,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势;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加速教育体系变革,加强智能教育研究,引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应用示范。
  • 坚持统筹布局。遵循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趋势和规律,结合教育各阶段、各层次特点,统筹推动全链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加快全方位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以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促进教育治理全面优化、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公平全面实现。
  • 坚持协同开放。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高校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扩展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鼓励开展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构建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开放平台,共同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共同建设智能发展国际新秩序。

3.发展目标

  • 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北京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增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示范进一步扩展,人工智能成为教育变革新动力。
  • 到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国际前沿标志性原创成果,聚集起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有力支撑北京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 到2035年,北京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高效赋能,人工智能全面推动教育回归本真,教育持续支撑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主要任务

1.推动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素养教育

  • 推进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及实践活动。
  •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

2.加强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技能人才体系构建。
  • 推动创新创业实践及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3.完善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

  •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学科专业建设。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
  • 加快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教学水平。
  • 引进和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创新人才。

4.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

  • 深化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统筹部署人工智能科技重大项目。
  •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5.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示范

  • 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及环境变革。
  • 加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基础条件建设。

6.加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

  • 推动高端交流平台建设。
  • 实施人才交流与合作项目。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实施,统筹推进。

2.完善政策法规,创新机制。

3.做好应用示范,试点先行。

4.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发展。

5.强化监测评估,跟踪问效。

《计划》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创新应用布局人工智能支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试点,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在“推动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这一任务中,《计划》明确提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完整人的培养,强化实践育人功能,推动人工智能学习纳入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全面储备未来人才。”,并进一步强调“坚持优质均衡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突破优质均衡发展瓶颈,实现兼顾个性化和规模化的高质量基础教育。”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