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技术时代,质量评价作为在线教学质量保障和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主要抓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同时,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以此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基于此,以下研究梳理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表征,引入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针对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主体的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历史嬗变:在线教学的演进脉络及其质量评价的问题表征

01

在线教学的演进脉络

      在智能技术时代,在线教学是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介质,对传统线下教学的组织模式、授课方式、支持结构等进行整合所构建的新型教学形态。这种教学形态能满足在线学习者碎片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单一性、封闭性、过于强调教师权威的弊病。根据在线教学不同阶段的特征差异,可将其划分为孕育期、萌芽期、生长期和转型期四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在线教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差异
  • 孕育期:以网上大学和开放式教学资源为主的在线教学
  • 萌芽期: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c MOOCs
  • 生长期: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 MOOCs
  • 转型期:以SPOC为代表的基于多种学习理论的在线课程

02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表征

  • 综观在线教学的演进脉络,其质量评价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 参与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相对单一,往往是高校教务部门按照政府指导纲要开展的自上而下评价,较少引入社会公众、第三方评价组织等其他主体评价。
  • 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缺乏有效互动。
  • 评价方式更加侧重结果导向下的行为主义,多采用结构化的预设指标而忽略了评价标准的动态生成。
  • 过度依赖技术导致技术异化。

协商共识: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下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特征与建构机理

01

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的提出

       当前,教育评价范式历经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阶段,呈现出了“工具导向—目标导向—决策导向—价值导向”的基本特点。其中,第一代教育评价是基于心理测量的研究范式,以测量理论的形成和测量结果的应用为标志,追求测量结果的客观性与标准化;第二代是基于数学矩阵的研究范式,主张对数据所表征的目标矩阵和结果矩阵进行同构描述,体现为对教学目标与教学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进行比较;第三代是偏向教育价值论的研究范式,重视客观事实与主观标准的价值判断。基于建构主义的“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主张参与评价的教育主体应当在全面参与、价值多元的基础上共同协商、积极回应,以“建构主义”的方法对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

02

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特征

  • 在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下,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呈现出三大特征:
  • 全面参与、共同建构
  • 价值多元
  • 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评价标准动态生成

03

智能时代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机理

  • 本研究从价值论、认知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对智能技术时代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机理剖析如下:
  • 评价的价值论层面,参与高校在线教学活动的对象具有主体性,且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偏好。
  • 评价的认识论层面,在线教学质量评价强调情境性与价值互涉,将教学评价融入学习目标共享、教学过程持续监控、教学活动总结反思、同伴互评、反馈调整的全过程。
  • 评价的方法论层面,在线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主体的异质性和教学情境的变更,要求设计一套以“回应—协商—共识”为核心的,能满足动态、开放、多元价值需求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面向未来: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未来发展路向

      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要求,本研究针对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01

坚持标准动态生成,强化在线教学质量的过程性评价

       在线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流生成的过程,大数据支持的信息采集技术广泛涵盖物理空间、社会文化空间、信息空间内的在线教学活动,并使多维空间中的信息流数据实现了联通。在此基础上,辅以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计算机建模等技术处理并诊断在线教学中的过程数据,对学习过程进行持续性的跟踪、检测、预警和干预,以实现对教育质量评价信息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未来,高校应加强多源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根据在线教学平台的信息反馈,实现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灵活调整与动态生成,信息的收集及利用应在达成协商共识的基础上向利益相关者开放。这符合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中“形成性”评价的特征,有助于在线教学课堂的设计者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02

深入具体复杂情境,改善在线教学质量的终结性评价

      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强调“价值有涉、情境相关”,这就需要利用在线信息技术平台的智能评价手段,丰富数据采集途径、拓宽资料来源、多维视角分析数据、简化质量评价的操作流程,以增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在复杂情境下的创新性与适切性,使原本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得以改善。

      未来,高校可以借助具有空间定位跟踪、仿真显示、交互传感功能的增强现实技术,并结合数字模拟设计技术,开发出可供教学使用的沉浸式模拟实验系统,对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合理的终结性评价。进一步,在进行终结性考评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将期末展示、小组协作、同伴互评的相关信息纳入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努力程度和进步表现;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加快评价结果的反馈速度,实现“以评促教”,为管理者的教育教学决策提供多元的数据参考。

03

满足多元价值需求,探索在线教学质量的增值性评价

      增值性评价的结果可以帮助教师掌握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布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从而增加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的外延性价值。未来,高校有必要根据相关利益者参与在线教学实践活动的程度,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鼓励师生、行政部门、公众、个人出资者等群体出谋划策,并吸纳各方建议对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予以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04

线上线下协同并举,健全在线教学质量的综合性评价

      未来,高校应将线下教学中师生面对面的互动纳入在线教学评价质量体系,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质量评价的优点,全面、真实地反映授课情况,并就线上、线下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异同进行比较,针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安排适配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同时,高校应依据线上线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对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强化在线教学活动中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师的督导与调控,培养教师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进行灵活切换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构建全面、合理、动态开放的在线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本研究在剖析在线教学演进脉络的基础上,解构了当前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表征,进而从第四代教育评价范式下的建构主义视角切入,就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所应遵循的科学范式进行了全面解读,并提出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的未来发展路向。但是,当前智能技术主导的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尚未普及,也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佐证智能技术主导的评价体系在提升在线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效用,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哲,纪璇.智能技术时代的高校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01):40-48.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