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区域联盟综合教研模式与实践

 

当前,教育资源持续向城区、重点中学倾斜的现象明显。如何以区域协作教研创新为抓手,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是亟待重点关注的问题。此情况下,传统以线下教研为主导,以本校教师为主体的常态教研活动模式主要存在时空受限、水平不均两个问题。针对传统教研的两大难题,网络教研能够实现名师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是教师教研活动的有效补充。以下将以忻州区域联盟为例,介绍其利用共同建立的教研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各区域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研质量提升的模式与实践。

区域联盟综合教研目的

  • 常态化网络听课评课与交流,为各校教学交流提供平台,助力教师成长;
  • 名师、名校课堂观摩学习与探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 主题教研与网络协作教研相融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 区域教研与跨校联合集体备课相结合,提高教研参与度,提升教研质量。

组织结构

  • 联盟综合教研活动的规划与组织工作由区域联盟委员会负责。
  • 委员会由四所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组成,下设两个工作小组:教研工作组和督导评估组,直接领导各学校教科研中心,统一安排教学计划与综合教研安排。
  • 各学校教科研中心具体负责本校线下教研组织与线上教研主题交流。
  • 督导小组由各校教学管理干部、听评课专家组成,对整个教研过程进行评估与考核。

图1 区域联盟综合教研活动组织结构

线下教研环节主要在各学校展开

  • 各学校以学科为单位组建综合备课组,备课组由本校一线教师、听评课专家组成。
  • 备课组设组长一名全面负责本校教研组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划分研课任务,并向教科研中心提前一周提交研课内容。

线上教研环节利用网络视频会议平台展开

  • 线上教研活动由当期主办校发起,教研主体为各联盟校听评课专家、备课组长、研课说课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
  • 专家组综合各校成果评定教研成果,并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各校基层教师则在线上观摩整个教研过程,如有必要也可以向本校教研组申请加入线上讨论。

教研模式

常态化听评课与交流

  • 各联盟校要搭建本校线上听课系统,为听评课专家能通过线上听课,及时掌握课堂教学动态提供硬件支撑。
  • 制定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价细则与评价表,保障听评课活动的规范性与客观性。
  • 组建高水平的听评课团队。

跨校联动主题教研

       实施的前提是,各联盟学校统一规划课程进度,统一设立评价体系,统一组织教研教改等教学常规活动。

(1)研前准备

       采用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交流,邀请各联盟校教学骨干组建区域联盟研课专家组交流群,各联盟校依次组织担任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主办方需提前选选拔说课教师。

(2)教研要求

  • 各校个体教研要求:各联盟校当次主办方,初步形成电子材料上传到研课群。
  • 联盟集体教研要求:在主办方主持人组织下,研讨任务课教案、课件。

保障机制

       为保障综合教研的持续发展与推广,区域联盟工作委员会协商制定统一的教研考核量化标准与奖励机制。

  • 教研考勤与参与度考核
  • 教研成果考核
  • 教学业绩考核
  • 科研成果考核
  • 综合评比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区域协作教研模式,让教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让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更加富有成效,让不同区域的老师能共享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共同探索教育教学问题,促进名师资源的广泛共享,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区域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方春水,白峰.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区域联盟综合教研模式与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08): 124-127.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