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人工智能的未来及其教育影响

——以社会性科幻为载体的思想实验

以社会性科幻作为思想实验载体,研究从人工智能技术性能和人机交互程度两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了人机扩展、人机交互、人机融合、人机扩展等四类典型的社会性科幻故事。通过对人工智能应用典型场景的社会性想象,研究揭示出人工智能在促进人类与社会发展上的四种效能:延伸人体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增强人机协同的有效方式、引发智能生产倍增的新型载体、变革社会关系与结构的驱动力。因此,为了顺应人工智能驱动下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当下的教育改革中,我们需要把握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系统的核心价值取向,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从大规模个性化学习、重塑知识观及教学创新模式、未来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等维度,形成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路径。最后,需要着眼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迁,科学治理教育生态系统。

思想实验载体:典型人工智能科幻

图1 人工智能科幻故事的类型图

      从人工智能技术性能和人机交互程度两个维度看,基于人工智能的社会性科幻故事可以分为人机扩展、人机交互、人机融合、人机共创等四类。

(一)人机扩展类科幻故事

  • 人工智能与人类交互方式单一,主要职责是执行人类命令,完成任务。
  • 常见的人工智能表现形态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机器人,如服务型机器人、战斗型机器人、智能情感类机器人。

(二)人机交互类科幻故事

  • 人工智能具有接近人类智能的能力,可以与人类进行个性化的对话与交流,协同完成某项任务,并在交互中影响彼此的行动和决策。
  • 与人机扩展类科幻故事相比,人机交互类科幻故事的特点是人机交互逐步丰富,更具有深度。

(三)人机融合类科幻故事

  • 人机融合类科幻故事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人类记忆、意识或智能相互融合展开,关注人类智能数字化存储、更新或转移等。
  • 人机融合类科幻故事的典型场景之一是向人脑载入人工智能,实现人脑智能的快速升级。

(四)人机共创类科幻故事

  • 人机共创类科幻故事主要关注人工智能拥有人类智能之后,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建共创社会生活的场景。
  • 人机共创类科幻故事的特点是人工智能产生原创性的复杂想法,主导人类的行为,从事创新性社会活动。

以思想实验预测人工智能的社会发展影响

(一)人类机能的扩展

  • 一方面,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简单的身体劳动,使人类可以运用有限的认知处理能力从事更加复杂且高级的认知活动,从而促进人类机能的高阶发展。
  •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突破人类身体的极限,在某种机能上达到人类无法企及的程度。

(二)人人协同走向人机协同

  • 人类可以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在发挥各自智能优势的情况下共同解决复杂任务和难题。
  • 人工智能可以在深度上增强人类智能,优化个体的认知体验过程和认知能力。
  • 人工智能可以和人类大脑和身体交织一起,扩展和优化人类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 人工智能可以从广度上增强人类智能,顾及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

(三)智能生产的倍增

  • 人工智能可以作为独立的智能载体,进行高阶的智能生产活动。
  • 当具备认知能力的人脑与指数增长的技术相结合,这时所形成的人机混合的智能载体将会拥有更大容量、更快速度以及更强知识生产的能力,这将改变智能生产的方式。

(四)社会关系与结构剧变

  • 人工智能具有可塑性、延展性,可以集成到不同的产品、技术和系统中。
  • 人工智能具备的联结能力,可以实现从单点智能走向全局智能,打破原有的社会规则、秩序和供给关系。
  • 人工智能具备的联结能力,可以重塑社会关系和结构,构建新的生活场景、链路和形态。

教育视角的人工智能挑战及其应对

(一)把握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 人工智能在促进人类与社会发展上的四种效能会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冲击。
  • 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凸显了解决创新不足问题的迫切性。

(二)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系统的关键要素,形成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路径

      1.研究人工智能支撑大规模教育的个性化实现路径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还可以在广度上顾及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使教育情境中大规模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成为可能。
  • 人机协同可以释放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增强传统教育中被忽视的思维学习过程,重塑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可以让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对知识和现实世界有全面且深度的体验,能更加精准地习得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2. 探索人工智能重塑的知识观与教学创新模式

  • 人工智能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载体,除了改变了知识的内涵、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外,还改变了知识生产的周期。
  • 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知识传播与知识生产呈现多向与多源的趋势。

      3.挖掘人工智能赋能的未来教师及教师教育发展机制

  •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教学和管理得以自动化,一些重复性、简单性的工作可以交由人工智能代理完成。
  • 人工智能为实现基于人机协同的教学提供了可能。但教师与教学机器代理如何有效协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值得深度挖掘的研究内容。
  •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使教学场景和形式发生了变化。

(三)着眼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迁,科学治理教育生态系统

  • 人工智能产生的颠覆性创新会对社会中的经济、文化等产生影响,进而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 人工智能技术为重塑教育生态的结构性变迁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对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角色的增能与改造。

      人工智能在重塑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正视人工智能干预教育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问题和伦理问题,更需要确保最大化发挥人工智能潜能,构建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教育生态系统,为未来社会发展服务。在这一背景下,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社会生态,教育形态应当如何有序变化,教育体制应当如何改革,这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小清,蔡慧英.预见人工智能的未来及其教育影响——以社会性科幻为载体的思想实验[J].教育研究,2021,42(05):137-147.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