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第14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魏雄鹰教研员《实验教学:信息科技教师教学能力新挑战》

为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需求,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化信息科技领域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承办、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第14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2年11月26日-28日开展,本次会议主题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
以下为专题报告板块的简介和视频回放

本视频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魏雄鹰教研员的专题报告——《实验教学:信息科技教师教学能力新挑战》。魏老师首先带领我们回顾了40多年来信息科技课程发展历程:课程内容由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如今的信息素养论;教学方式由讲授法结合练习法的常规教学,到基于建构主义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再发展为如今的项目学习法;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模块。这些教学内容、方式、内容的转变给一线教师的信息科技实验教学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家在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重点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信息科技新课标中的表述也表明实验是达成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途经,但已有研究表明,实验能力并没有得到中小学教师的重视,且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如何进行实验教学的这一研究领域几乎是空白的。为此,魏老师对一线信息科技教师的实验教学给出了建议:首先,用大概念统领课堂教学,强调技术原理的理解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其次,基于大单元设计多样化实验,根据不同学段设计形式多样的实验类型,如实践应用类的电子作品创作、仿真实验、系统搭建等;最后,评价与实验教学进程同步,实验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评价可以实时反馈教学效果,有利于核心素养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