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基建赋能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
在数字化转型逐渐为传统产业、生活注入新动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进一步发挥其赋能性作用,从产业结构、单个场景、单点应用转向教育领域、综合场景、深度赋能的新局面。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教育新基建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强大牵引力量,为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带来了创新性变革。以下将遵循“问题梳理-问题解构-策略提炼”的逻辑思路,介绍教育新基建赋能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的部分要点。
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的问题梳理
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从生成到利用,经历了系统的信息传播过程,而信息传播包括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信道(Channel)、信宿(Receiver)等四个要素(简称“SMCR”),任何一个要素出问题,都会影响信息传播的质量。
- 信源方面,存在专家主导研发、群智力量发挥不足等问题。
- 信息方面,存在资源互动性不强、理论知识占主导等问题。
- 信道方面,存在资源供给失衡、缺乏时效性资源补给与有效监管等问题。
- 信宿方面,存在教师个性发展关照不足、缺乏长效动力机制等问题。
教育新基建带来的
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风向变革
- 解读教育新基建中数字资源建设的新风向
- 技术赋能新型资源创新
- 优化优质资源的精准共享服务
- 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监管效率
- 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的变革路径

教育新基建视域下
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的策略
- 资源建设者多主体协同策略
- 学术专家:标准驱动、统筹设计
- 学校教师:经验驱动、智慧萃取
- 教育科技企业:技术驱动、形式创新

- 需求驱动的众包式资源供给策略
众包式资源供给流程包括:
- 学校教师作为资源建设者,根据教学实践需求对长期积累与总结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案例等进行组织加工、分享传播。
- 资源加工者对资源进行加工和美化,物化成适切的资源形式。
- 对个别开发难度大、话题敏感的资源,学术专家可以从理论性、权威性等层面进行把关,并结合其他教师的学习体验对资源进行修订。
3.多元化创新技术与范式赋能策略
敏捷型微课程设计将成为一种创新课程研发趋势,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 实践导向、需求驱动
- 开发速度迅捷、交付周期短
- 多领域人员协同共创
4.价值本位的资源监管策略

将资源建设多主体协同、众包式资源供给、人工智能技术与敏捷开发范式创新地整合到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过程中,能够从理论视角解决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的现实问题。随着技术与政策的不断推进,上述所提炼的诸多策略也将持续赋能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
点击关注本公众号👇给公众号发消息教师培训,可了解更多
参考文献
单俊豪,闫寒冰.教育新基建赋能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