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研究联盟专刊系列|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教师教学情况调查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通信技术,对优化教育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可以创造出更加个性化、自适应性甚至是服务于终身学习的智能学习环境。国家发布的人工智能相关政策,也强调尽快发展与完善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与急迫性。而在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优化教学效果,成为加快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关键。文章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教学的现状。

中小学教师对AI的掌握情况

  • 大部分教师对人工智能仅有一点了解且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是比较正确的,但仍有少部分受访教师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比较片面。

     

  • 在听说过人工智能技术的26806名教师中,有近半数(43.74%)教师从未使用过人工智能技术;有44.89%的教师偶尔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有11%左右的教师经常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 在使用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受访教师中,使用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教师占比最多,达到72%左右;然后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占比均在50%左右。最后,在课程中使用的“智能代理技术”“情感计算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占比相对较低。

图1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的具体情况
  • 使用过“智能备课相关工具”的教师占比最多,达到75%;其次是“智能作业布置相关工具”“智慧课堂相关工具”“智能学情分析相关工具”,占比50%左右;

     

  • 相对占比较低的是“智能阅卷相关工具”,占比40%左右;使用比例最低的是“智能作业批改相关工具”。

     

  • 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和了解,以更好地优化教学,对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的应用普遍持满意态度。

 

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情况

  • 教师使用智能搜索等人工智能技术最为频繁;

     

  • 其次是“利用智能代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节省备课时间”“应用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应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管理学生”;

     

  • 再次是“利用智能学情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评估学生教学反馈”和“应用虚拟助教减少教学中的错误”;

     

  • 应用比例最低的是“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节省批改作业的时间”。

图2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阻碍因素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阻碍因素

  • 在听说过人工智能的教师中,绝大部分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智能化应用还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且目前学校提供的智能设备主要集中在管理上,并没有为教学提供帮助。

     

  • 在使用过人工智能平台、软件、硬件产品的教师中,对教学较为满意。

图3 教师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满意度

      对了解并使用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群体进行调查,62.24%的教师认为,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去备课,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54.95%的教师认为,教师这份工作需要人的参与,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能完成教师做的事情;47.74%的教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不是完美的,并不能毫无差错地执行任务;18.44%的教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会夺走教师的工作机会。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 45.1%的教师表示对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信息泄露的困扰和担忧持“一般”的态度;35.79%的教师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的教师占比只有19.11%。

     

  • 在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能会被潜在监视,产生安全问题”的调查中,43.78%的教师持“一般”的态度,40.64%的教师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表示“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的教师占比仅为15.58%。

 

目前阻碍教师有效应用人工智能的首要因素是缺乏成熟的技术产品;其次是技术产品的资源服务及使用动机;再次是教师缺乏相关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专家建议: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注重专业发展,抽出时间学习如何运用人工智能,以便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融合发展;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反馈,尽快开展具有有效性、实际性的行动,以推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博,周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教师教学情况调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06):89-96.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