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专刊系列|智能作文反馈能提升中学写作教学效果吗?

       中文智能作文评价系统的发展有望变革传统写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其融入日常写作教学的方式及融入后的教学效果是语文老师和写作教学研究者们高度关注的议题。本研究以B校参加写作拓展课的28名中学生为样本,采取单组前后测的方法开展为期十周的准实验研究,研究重点分析学生写作修改特点和作文质量提升状况,同时探究学生写作动机与写作修改信念的发展情况,并调查学生对智能作文反馈的体验和感受。

研究问题

  1. 在融入智能作文反馈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修改行为、层次、动因和效果分别表现如何?

  2. 融入智能作文反馈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能否提升学生作文成绩、文章长度和议论文要素使用频率?

  3. 融入智能作文反馈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能否促进学生写作动机和修改信念的提升?

  4. 中学生对智能作文反馈的体验与感受如何?

实验设计

  • 本研究采取单组前后测的方法设计实验。

  • 第一周,学生完成写作动机和写作修改信念问卷,撰写一篇命题议论文作为前测作文;教师介绍IN课堂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 第二至三周,教师教授议论文的构思和写作要点,并以师生合作写作的形式强化写作知识。

  • 第四至九周,学生完成三次议论文写作活动,每次活动用时两周:前一周学生接受写作指导并撰写初稿;后一周学生在机房借助IN课堂反馈修改文章,教师适时组织交流展示活动。写作指导、初稿撰写和作品交流活动都在B校某教室进行;写作修改活动在学校机房开展,该机房座位纵向排列,共四排,可容纳40人同时上机。

  • 第十周,学生完成写作动机和修改信念后测,教师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基于IN课堂反馈的作文修改过程,学生书写回顾笔记。

  • 之后,研究者收集并分析学生写作修改、作文质量、动机信念和体验感受等方面的数据,用以验证融入智能作文反馈的中学写作教学效果。

研究结果

  • 智能作文反馈融入议论文写作教学后,学生最常做出的修改行为是增加和替换,较少用到删除和调序;学生低阶修改比例高于高阶修改;学生非常重视自主修改,然而其成功率低于回应课堂反馈的修改成功率。

  • 在融入智能作文反馈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条件下,学生作文成绩提升显著,文章长度大幅度增加,学生在论据、阐释和结论等文体要素的使用上取得显著进步。

  • 智能作文反馈融入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写作毅力和激情,学生写作修改信念在低阶和高阶维度都有显著提升。

  • 大部分学生认为智能作文反馈对写作有促进作用,智能反馈质量是影响学生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研究启示

  • 学校应创设智慧校园环境,支持智能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学校管理者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为教师提供自由的工作空间,支持教育创新实验。

  • 教师应积极转换角色,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在人机协同写作教学中有所担当。智能作文反馈可以随时随地向学生提供服务,反馈内容丰富而广泛,这让写作教学超越了教室这一封闭场域,同时打破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角色。教师要在智能时代发挥引领者、促进者、协调者的作用,推动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实施。

  • 研发方应立足用户体验,关注智能作文反馈的应用效果,通过跨学科合作实现产品持续迭代升级。“人—机”双向反馈质量是决定智能作文反馈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提升系统的文本识别和反馈精准度,找准定位,才能在人机协同写作教学中发挥技术优势。系统应着力通过高质量反馈监控学生修改过程,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过程性支持辅助学生提升能力,最终助力学生成长为独立的作者。

       依托B校“论辩写作”课程的单组教学实验,研究从学生写作修改实践、作文质量、动机信念等维度探究融入智能作文反馈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效果,主要得出三点结论。结论说明,智能作文反馈能促进学生作文质量和动机信念的提升,学生对其认可度较高,具备教学应用的基础,这为人机协同写作教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淑君,李艳,何跃伟,王婧婧.智能作文反馈能提升中学写作教学效果吗?[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09):90-104.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