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会场回顾|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第14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

       为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需求,强化信息技术领域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小学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第14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于2022年11月26日-28日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承办、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11月26日,主会议在上海市圆满落幕。此次主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以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和区域经验分享的形式展开。

主会议上午场

      上午场的会议包括开幕式和主旨报告两项议程。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李天顺副会长和华东师范大学戴立益副校长通过腾讯会议连线现场作开幕式致辞。

开场致辞

      李天顺副会长首先对此次以线上线下融合召开年会的方式表示了赞许。随后,李会长结合党的20大报告中对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要求,指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夯实我国数字化转型人力基础的关键。希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聚焦国家战略发展需求,针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与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一起开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中国教育学会 李天顺副会长致辞

      随后,戴立益副校长在致辞中也指出,智能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以及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推动着世界格局的深度变革。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要紧紧把握新课标,总结以往取得的优秀经验,面向未来社会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 戴立益副校长致辞

主旨报告

        上午场的主旨报告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李锋副教授主持。

       今年四月份我们国家发布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这对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落差。关于如何避免这种落差,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国家义教信息科技课标组组长熊璋教授做主旨报告《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落地的方法与策略》,解答了这一问题。熊教授从国家意志与教育数字化战略、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落地的路线、信息科技课程建设的框架3个方面,介绍了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落地的方法与策略

熊璋教授做主旨报告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落地的方法与策略》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丰富了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例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这些新内容该怎样合理地融入到课程?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使用这些内容?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就《跨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认知陷阱》做出的主旨报告,发人深思。余教授指出,要将智能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教学,通过智能技术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的发展,从而跨越认知外包的教育陷阱

余胜泉教授做主旨报告 《跨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认知陷阱》

        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教授做主旨报告《数字人教师与元宇宙基础模型:教育智能大变革与知识体系的平行数字化问题》。王教授围绕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念,讨论人工智能和平行智能的起源与趋势,提出了智能科学哲学的新体系——平行哲学,将哲学的“存在”(being) 与“变化”(becoming)扩展到“相信”(believing),并对相应的描述性、预测性和引导性知识的体系进行了阐释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做主旨报告《数字时代的创造力培养》。汪教授提示我们创造力是可以习得的,并给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力的策略:要允许学生犯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完成与反思的时间,使用作品创造力评价量规评价学生作品,同时要充分发挥技术在创造力培养中的支架作用

主会议下午场

       会议紧接着上午热烈的研讨,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胡艺龄副教授的主持下开始了下午的交流。下午场议程包括8项专题报告和案例入选及课题立项证书颁发仪式

专题报告

       学习人工智能到底是在学什么?华东师范大学江波副教授做专题报告《人工智能师生素养标准》,回答了这一问题。江老师结合信息科技(技术)课标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人工智能核心素养的内涵做出了界定,指出人工智能核心素养由人工智能意识、人工智能思维、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责任构成,并构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框架指标体系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魏雄鹰教研员做专题报告《实验教学:信息科技教师教学能力新挑战》。魏老师指出,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理念、方式、内容的转变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挑战。为此,她对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用大概念统领课堂教学,基于大单元设计多样化实验,注重评价与实验教学进程同步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科研培训科黄祥风科长做专题报告《迎接教育奇点的到来—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重塑教育治理和教学范式》,从温州市“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温州市疫情防控精密智控系统、温州市学前教育“三朵云”智慧管理服务体系以及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4个方面分享了温州市的智慧教育建设经验

       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缪雅琴副局长同样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做《长沙教育数字化转型区域分享》,围绕“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生态全要素转型,而不只是教育生态单要素转型。”理念,分享了长沙市在数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思考,以及探索与实践经验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李锋副教授做专题报告《智慧资源平台》。李老师指出,基于智慧资源平台,可以满足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转变需求,即从单一标准化培训到多样化培训、从大规模集中培训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从静态培训资源到动态更新的培训资源

      主持人胡艺龄副教授做专题报告《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师师资调研报告》。胡老师依据调研结果,介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科技)教师的师资及专业发展现状,重点关注了师资现状,教师职业发展情况,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做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助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科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做专题报告《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研究:AIED的行动》。胡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正从学生学习、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家校协同、教育治理、教育评价、教育公平等方面催生出新的样态与特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能。我们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应对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张博助理研究员做专题报告《智能教育软件工具评估报告》。张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能教育软件工具评估指数的开发背景、设计理念与开发过程。她基于对现有智能教育软件工具的评分结果,总结了目前智能教育软件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案例入选及课题立项证书颁发仪式

      会议最后一项议程,由顾小清教授为入选优秀案例的十二位区域代表颁发证书

      会议接近尾声,顾小清教授对本次会议做出了简要总结。顾老师表示,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围绕着两个主题进行。第一个主题是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科技)教育,包括高中双新相关活动和义务教育课标解读,希望能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新课标,从而能够围绕课标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第二个主题针对信息科技与各学科的深度融合,希望中小学教师们能够用好信息科技理念与信息科技工具。总结2022,展望2023,顾老师表示专委会会继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新技术应用工作,也希望27、28日的分论坛案例分享能够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实践发面的启发。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参与热情高昂,互动氛围浓烈,在一片热烈中掌声中结束,取得了圆满成功

Scroll to Top
Scroll to Top